今年有一項政策,就是把原來荒廢的田地和荒山重新開墾為水田,這里還包括原先是田地后來由于各種原因種上其他果樹林木的田地,砍掉林木重新復耕。有別于執行幾十年的退耕還林政策,這次有一個不太正式的名稱——退林還耕。
從退耕還林到退林還耕,就像一個輪回,反過來進行一次,致使很多人不解,這荒山野嶺的開墾水田,有什么作用,后期誰來維護,誰來耕種?是不是又是一個騙補的工程。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從新中國建立之后的土地政策以及這幾十年的農業變化說起。
在解放初期,眾所周知的原因,社會動蕩了幾十年,加上戰爭以及天災人禍,人口數量是嚴重不足的。特別是農村地區,有部分村莊可以說是十室九空,如果不受其他外部環境影響,剩余的土地是足夠當地人耕種的。另外一個在于我們的飲食結構,由于社會環境的動蕩,你不太可能種植像水稻這樣需要苛刻條件,并且生長周期長和加工復雜的主食,還有當初水稻的產量也并沒有現在的高,反正各種原因吧,水稻種植面積和普及性是不高的。而另外一種農作物——番薯,自從進入中國之后就得到前所未有普及,短短幾十年一躍成為主食,特別是南方地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番薯都是主食。
有人說清朝的康乾盛世,人口飛速增加,其部分功勞就是因為番薯這種農作物的普及,解決大多數人的吃飯問題。這種飲食結構一直到解放之后從未改變,人們除了直接煮食番薯之外,還發展出了長期保存的方法,把新鮮番薯刨絲曬干,制成番薯絲保存,如果保存條件好,不潮濕蟲蛀的話,保存到來年新番薯收獲絕對沒問題。另外還衍生出了其他番薯食品,比如把番薯打磨取淀粉,制成番薯粉絲等等。
說一個題外話,以前的地主本人才吃米飯,下人甚至家人也還是吃番薯絲,這個從側面反映了大米的稀少和珍貴,番薯絲就是普通百姓的標配。像我們所在地區,直到80年代還有很多人的主食是番薯絲,而真正讓水稻也就是大米取代番薯絲,占據絕對的主食地位的也是從80年開始。為什么要講這個主食問題,因為主食的變遷真是中國土地政策和農業政策的變遷。
新中國的成立,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結束了中國社會的動蕩,換回來的是難得平穩安定時期,這個其實是最大的功勞。無論農村和城市的百姓,進入了一個相對安穩的生活環境,在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社會里,一旦進入安定的環境,農業生產肯定會立馬恢復,畢竟吃飯問題是所有問題的基礎。加上那時候人定勝天,于天斗其樂無窮的意志之下,更是激發了大家的生產熱情,毫不夸張的說,全國上下開荒種地,熱火朝天的現象比大媽排隊領免費雞蛋的場面還大。
查看歷年全國耕地數據,實在難以確認真正的耕地面積,但有數據總比沒數據好,再結合實際情況,可以看出,1949年為146822萬畝,到1957年達到峰值為167745萬畝,到1995年逐漸減少為142,461萬畝。而在1996年因為采用衛星遙感數據和計算機制圖計算,耕地面積一下增加到195059萬畝,這個數據應該是比較可靠的。
再結合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去驗證數據是否反映出耕地的面積變化,無疑從49年到57年,正是農業學大寨,全國齊心協力搞生產的時代,其他不說,就拿我們周邊的耕地來說,大部分耕地都是這時期開墾的,同時隨著人口增長需要更多的耕地,以及在六七十年代大興水利,水庫以及灌溉設施的建立,使原先不適宜種水稻的旱地和荒山成為了水田,像什么填湖造田,懸崖鑿渠之類的,都是這時期完成。另外一個時期就是包產到戶之后的開荒熱情,幾乎把所有能開的荒地荒山變為田地,同時也改造完成了大部分有條件種水稻的旱田,這樣的結果帶來了一個主食改變的歷史變革,老百姓的主食從番薯絲過渡到了一大米為主食的時代。說來有點不可思議,我們習以為常大米飯,真正成為我們每日主食的年代只不過短短三四十年。
從實際情況上看,全國耕地面積從49年一直到改革開放絕對是一直增加的,畢竟經歷過兩次全國上下的開墾風潮。在耕地面積上,改革開放是一個轉折點,從78年確立大方向以來,隨著工業化,商業化的推進以來,特別是以發展城市的范圍內,大片未利用荒地,灘涂被一棟棟高樓所取代,隨著基礎設施,廠房,住宅的需求不斷擴大,原先的耕地也未能幸免,在城市面積不斷擴大的同時,消失的只能是耕地。以深圳為例,原來的一個小漁村到如今一千多萬的人口,城市化幾乎100%,這種面貌的改變是多少滄海變桑田,更準確的說是多少桑田變高樓,由此可見一斑。經濟的發展在全國土地組成結構上發生了質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城鎮為中心,延伸至周邊郊區,乃至所有鄉鎮。大部分的城市周邊的耕地正是這樣消失的,在經濟利益和土地財政驅動下,占用了很大一部分耕地。為此國家在個別耕地上,設立了紅線,劃為基本農田保護區,進行保護,并且提出了全國以18億畝耕地為警戒的保護紅線。
城市化占用耕地是耕地減少的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退耕還林(草)政策。退耕還林政策從1999年四川、陜西、甘肅3省率先開展了退耕還林試點,到2003年正式在全國實施,到2020年預計退耕還林8000多萬畝。這些耕地之所以要恢復本來的面目,重新種上林木和草皮的背后,是我國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特別是西北地區其本身缺乏植被和水源,加之亂砍亂伐,盲目開墾,水土流失預計觸目驚心,有些地方已經到了不適宜人類居住和種植了。讓原本脆弱的生態通過退耕還林的形式回歸自然,也可以說是無奈之舉,為子孫后代留著可逆可持續發展的居住環境也算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在此政策影響下,符合退耕還林條件的耕地逐步被返歸自然,但其中也不乏原本就貧瘠不適合耕種的田地也被拋棄。在其政策性補貼推動是一方面,另一方其實是一個社會問題——農村沒人了。
人類是地球環境改變的主要推動者,開荒種地是人類,棄地拋荒也是人類。在近40年時間里,農村人口或者說農村勞動力正前所未有的減少,大量的自給自足的農業人口改變了生活方式。沒人去種地了,在偏遠農村,大面積的耕地拋荒已經是普遍現象,從一個糧食生產者變為糧食消費者,通過工作方式的轉變,用工作賺到的錢購買糧食,而不是生產糧食。即便沒有退耕還林政策,自然拋荒也不可避免,如果說退耕還林的對象是不適合各種以及影響生態的耕地,而這種因為人口流失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則是拋荒了大部分良田。在有錢就可以買到糧食,并且糧食便宜的時代,種地一年的收入還不如打工一個月收入,離開土地在所難免。
直到去年疫情爆發,居家無處可去的時候,大家首先囤積的還是糧食,糧食的重要性和安全性被再一次的擺在面前。同時也傳來了多個糧食出口國限制糧食出口,全世界因受疫情影響,經濟停滯的情況下,對糧食的需求會日漸嚴重,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已經發出警告,全球性的糧食危機有可能發生。在疫情期間,當我們開玩笑的時候,說實在不行就回農村種地,至少餓不死,可回過頭就會發現,老家的田地已經大部分荒廢了,即便想種也不行了。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突然之間發現我們原來占用的耕地和拋荒的耕地有朝一日或許還需要它們。糧食安全依靠的是有足夠的可耕種土地,并且它是一個周期性的東西,并非馬上產出,未雨綢繆亡羊補牢或許為時不晚。然而,有些耕地已經永久性改變了用途,無法恢復了。為了填補空缺,“退林還耕”被當做政策性措施展開了。
所謂退林還耕,準確的來說是在去年就開始了,當時了解的情況是,國家出錢免費把農村荒山和拋荒土地以及城郊閑置和改變耕地用途的土地進行改造,然后免費還給原先的土地擁有者或者承包戶,讓其耕種。我還納悶,這事能干嗎,有意義嗎?想不到今年回家已經部分開墾完畢,種上的水稻。先不說效果如何,后續如何,反正沒人看好這種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農村沒人了,誰來種!但從其思路來看,國家正在重視糧食問題,正在優化退林還耕政策,盡量增大耕地面積,以求未雨綢繆早做打算。